劉學智 | 2014-10-30 | 王營 |
【內容提示】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作為社會的核心價值,同時提倡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24個字的“核心價值觀”我覺得它既根植于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中,同時也立足于我們當代生活,對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也做了凝練和提升。所以,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內在統一的關系。
首先,我認為,優秀的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根基和源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凝練和再創造。離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不是憑空談的,它是經過歷代的人們選擇,取舍和提升逐漸被人們認同的。這些在歷史中起過積極的作用,能引導人們精神向上的一種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因此,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是“活水”與“源頭”的關系。
第二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是相吻合的。從國家層面講,孔子“使民富足”的思想;《尚書》中“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句子;孟子“民貴君輕”的主張都與“富強民主”的思想有一定的關系。核心價值觀就是對古代民本思想的一種升華。從社會層面講,孔子所言“不患寡,而患不均”;《禮記》里的“天下為公”等都與“民主法治”等是吻合的。在公民層面,傳統文化中有非常深厚的積淀,《周易》中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绷謩t徐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都在強調國家與個人之的息息相關,這就是要求我們每一個人把個人的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系起來。
第三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關鍵是踐行。中國古人特別強調“學以致用”,孔子說“聽其言,而觀其行?!避髯诱f“學至于行而止矣”這些都是在說要將思想觀念的認識與行動結合起來。培育核心價值觀更要踐行核心價值觀。我們不一定要強調很多,但是一些社會突出的問題,比如誠信問題、公正問題等就要突出的加以強調。這樣就會和社會結合的更好。
我覺得發揚傳統文化踐行核心價值觀,首先要了解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其次就是要把古人所說的加以選擇篩選,并做一些創造性的轉化,要和現實生活結合,將精華部分加以發揚光大。如果脫離了社會生活,那么這些都會成為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