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從人口紅利到改革紅利

2014-04-28 08:39 來源:文匯報  我有話說

從人口紅利到改革紅利

——蔡昉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講演

  蔡昉1956年9月生于北京,中國經濟50人論壇及其學術委員會成員。先后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人力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農村經濟理論與政策、勞動經濟學、人口經濟學、中國經濟改革、經濟增長、收入分配和貧困等領域。

  核心觀點

  中國在喪失其支撐長期高速增長的人口紅利以后,靠什么保持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意味著中國經濟越來越依靠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以保持長期增長。在成為這樣的成熟經濟體之前,或者在邁向高收入國家行列之前,中國將向深化改革要動力,或者說通過改革獲得制度紅利。

  全世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或者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都十分關心中國經濟增長可持續性,也熱切關注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如果直截了當回答這些關注,我認為可以從中國進入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之后期間出現的兩個顯著變化談起。第一個重要的變化是,中國經濟從2012年開始,不再保持甚至顯著低于過去多年高達兩位數的增長速度。與此相關的第二個重要變化則是,中國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進程已經加快并將繼續加速。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早在1990年中期“九五”計劃就提出來了,雖然具體的表達隨后發生多次變化。但是,在“九五”時期乃至“十五”時期,發展方式轉變的效果并不明顯,在“十一五”時期傳統的發展方式甚至有所加強,形成了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的痼疾。在某種程度上,為了應對2008-2009年世界金融危機,中國出臺了規模高達四萬億元的刺激措施,強化了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程度,客觀上延誤了發展方式轉變的步伐,這在特殊的世界經濟形勢下,為了保持中國經濟穩定,有其不得已而為之的性質。

  然而,在國際經濟界頗為中國經濟的減速而擔憂的時候,我們卻應該看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條件越來越臻于成熟了。在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包含三項任務:從供給方來講,是指從投入驅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轉向生產率驅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從需求方來講,是指從過度依賴出口需求和投資需求的增長模式轉向更多依靠居民消費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從產業結構角度,則是指從制造業比重過高轉向服務業更快發展的增長模式。這幾個方面都有了比較明顯的進步,但是,實現根本轉變仍然任重道遠。

  我的這個演講將集中于闡述三個與此相關的問題:第一,經濟發展階段與經濟發展方式的關系,即發展階段變化如何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的條件趨于成熟;第二,中國經濟發展階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其主要的表現和最重要的后果是什么;第三,面對變化了的發展階段及其帶來的新的挑戰,中國經濟如何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