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東 | 2014-4-18 | 康慧珍 |
【內容提示】平等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是我們的價值目標,反映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平等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之上,是實質性的平等。資本主義雖然也將自由、平等、博愛作為核心價值觀,但事實上是做不到“平等”的。因為平等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社會關系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資本主義以私有制為基礎,所謂的“平等”只是一種口號。
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決定了國民經濟的主體必須是公有制,要保障平等的實現,必須鞏固和加強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從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歷程和現狀來看,單一的公有制也是行不通的。公有制只是基礎,但如果上層建筑出現問題的話,也有可能導致社會的不平等,背離社會主義方向。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了必須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也要毫不動搖。因此,只有把以公有制基礎和社會主義民主兩者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社會主義的平等。
當前,我國在所有制層面上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外的一些力量試圖削弱我國的公有制經濟。要推行平等,就要加強和鞏固公有制經濟。公有制雖然不能解決現階段我們面臨的所有問題,但至少提供了一種保障。如果削弱公有制經濟,甚至在中國將來不搞公有制經濟,都是與社會主義目標背道而馳的。
資本主義國家,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貧富分化加劇,財富分配不均等不平等問題。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住克魯格曼就認為,美國已經進入了“拼爹時代”。這種財富分配的先天不均加劇了美國社會的不平等。目前,中國也開始出現一些不平等現象。為防止中國進入“拼爹時代”,必須繼續加強和鞏固公有制經濟。同時,應該建立一系列保障人民實現經濟平等的措施,比如盡快推進征收遺產稅等。只有讓人民實現經濟上的平等,才可能實現其他方面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