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簡介】

 辛向陽,中國社科院馬研院研究員,博導。

" />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嘉賓簡介】

 辛向陽,中國社科院馬研院研究員,博導。

 
“文明”能夠為社會發展指引方向、提供動力
辛向陽 2014-04-09 王錦寶

  【內容提示】在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文明”被作為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提出,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文明的基本內涵體現在兩者的結合上,物質文明強調社會物質財富的不斷增長,精神文明強調精神風貌的不斷進步。

  “文明”在社會發展中主要起兩個方面的作用。一個是指引方向。社會主義的存在發展必須靠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中國有56個民族,13億人口,要把人們的思想意志凝聚好,必須鑄就能夠發揮引領作用的核心價值觀。二是提供動力機制。今天我們身處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社會的主要問題在于,如何充分保障公民權利,在社會發展中公平分配利益,實現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夠享受社會進步的成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精神原動力。

  推動物質文明的進步對于促進經濟發展,特別是在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上,能產生很大的作用。經濟的發展應該是一個文明的發展,比如集約化發展;文明發展還要求具有可持續發展。另外,經濟增長應該為大多數人服務,讓他們在經濟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少數人得利,并不是文明的增長方式。從推動我國文化強國的目標來講,建設文化強國,肯定是追求文化的進步,不斷走向文明的狀態的過程。如果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能夠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話,對推動綜合國力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習總書記在歐洲專門講到中國夢的實現就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相互促進的過程,這是一個著名的論斷。

  雖然“文明”要求是從國家層面來說的,但是,它離不開個人在文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一個是強調個人的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如果首創精神、創造精神發揮出來,能夠為國家、社會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第二,引導人們不斷的提升道德素質,養成自覺遵守社會規范的習慣,文明程度的高低表現在公民能否遵守公共秩序。個人對法律法規的自覺遵守,可以降低社會發展的成本。

  我們現在學習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就是為了把文明素養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上來。通過弘揚先進人物的精神風貌,為大家樹立一個標桿,向他們看齊。所以,從國家層面上把“文明”轉化到個人的身上,還有許多具體的要求遵守。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