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新型城鎮化面臨諸多新難題新挑戰

2014-04-08 09:57 來源:《上海證券報》  我有話說

  作者:高級經濟師,現任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金融研究處副處長 李海輝

  3月16日,國家2014至2020年新型城鎮化規劃發布。規劃全文三萬多字,看了之后感覺有點“硬”,“硬”在比較側重靜態的社會經濟指標。這可能是做規劃的標準作業方式,無可置喙。但是,新型城鎮化規劃與一般的經濟社會規劃不同,它涉及一個社會的文明形態的變化。從經濟層面到社會層面再到文化層面乃至自然環境,它是一個動態的、復雜的系統,不僅要關注靜態的、有形的那一部分,更要關注動態的、無形的那一部分。

尤其在一個人口占全球六分之一強的國家,推行這樣一個涉及人口數以億計的規劃,其復雜性和影響面是可以想像的。而從歷史緯度看,在全球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0%的背景下,在經濟全球化積累的問題還沒有找到出路的情況下,推行這樣一個要管未來6年的規劃,其工作難度也是可以想像的。也許,現在規劃的推出只是一個開頭,更多更細致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

——亞夫

  ■我國城鎮化具有鮮明特點:一是我國工業化程度高于世界水平,而城鎮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我國城鎮化發軔于低要素價格而非技術革新,農民工與城鎮在崗職工收入存在 “斷崖”;三是農民工所撫養的人口大量滯留在農村,我國城鎮化率遠遠沒有達到理想水平。

  ■我國城鎮化面臨的新挑戰:一是我國即將進入后工業化階段,產業開始向國外轉移,城鎮化動力已經變遷;二是總就業人口出現“拐點”,城鎮化非勞動力人口負擔沉重;三是資產價格高企與居民平均收入脫節,大學生、農民工市民化發展被延緩;四是城鎮化面臨新老非戶籍人口市民化雙重任務,財政資金壓力更加明顯;五是新型城鎮化要求加快城市轉型,與亟須城鎮化的人口素質存在脫節。

  ■新型城鎮化應堅持的原則:一是在改革思維上有別于以前的思路,應更關注于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二是新型城鎮化的根本動力應來自技術創新和組織管理革新,在于經濟發展和知識外溢;三是按市場規律推進穩步城鎮化,促進新型城鎮化走上良性發展道路。

  ■新型城鎮化的策略與路徑:一是破除形成收入斷崖的制度因素,逐步提高農民工和從事農業人員的收入,消除收入分配中的“斷崖”,平衡各階層的收入水平;二是重新調整收入分配格局,“控制高收入、調節中收入、提高低收入”,使收入分配向低收入階層傾斜,逐步破除制度性障礙;三是用轉移收入的辦法補貼中低收入人群,如建設保障性住房分配給農民工或低收入人群居住。

  歷時3年,由國家發改委會同公安部、財政部、國土部等14部門編制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下稱《規劃》)于2014年3月16日正式亮相。它提出了“一條主線、四大任務、五項改革”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一條主線”即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四大任務”是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五項改革”是統籌推進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資金保障、城鎮住房、生態環保等制度改革,完善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規劃》出臺,表明新型城鎮化已經整裝待發。新型城鎮化面臨哪些難題和挑戰呢?如何破解這些難題呢?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