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論述的“富強”,其含義一直在變化,是一個從相對較為簡單、模糊到比較具體、實際、全面的過程。
“富強”不能片面地理解為“國富民強”或者“民富國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所講的“富強”應該是指國家的財富要多,實力要強大,也就是國家要既“富”又“強”,而國家的既“富”又“強”,是建立在人民既“富”又“強”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富強”既是說國家既“富”又“強”,也是說人民既“富”又“強”。“富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內涵有所變化,已經說明了,應該把人民納入“富強”的范圍,這是鄧小平在改革開放時期提出來的,是“富強”的題中應有之義。如果出現國家既富又強,而人民既窮且弱,那就不對勁了,這顯然也是不正常的。實際上,社會主義是不允許國家既富又強、而人民既窮且弱這種現象存在的。而且,從長遠來看,人民不富裕,國家的富強就不可能持續、持久;國家不富強,人民的富裕生活同樣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富強”不能片面地只理解為國“富”民“強”或者民“富”國“強”,這兩種理解都是不準確的。我們不能把“富”和“強”拆開來、對立起來,而是要聯系起來、統一起來理解。國只富不強不行,國只強不富也不行;同樣的道理,民只富不強不行,民只強不富也不行。因此,“國富民強”也好,“民富國強”也好,嚴格起來說,都是有缺陷的。對“富強”的定義應該十分準確、全面,我們只能把富強理解為國家既“富”又“強”,人民也既“富”又“強”。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富強”已初步達到,但尚不完滿
我們現在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只是處在初級階段上。我們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第一位是富強,也包含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講“富強”。
初級階段,無論是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是人們的富裕的程度,以及國家積累的財富等方面都有待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富強”我們已經初步達到,但尚未達到完滿的程度。
核心價值觀中的“富強”與“民主、文明、和諧……”等一樣,都有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以后要進入的社會主義中級階段、社會主義高級階段相比,“富強”的含金量或者說完滿程度是有一定區別的。從初級階段的“富強”,到中級階段的“富強”,再到高級階段的“富強”,這里面有一個梯度問題。
現在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已經達到起碼的“富強”了,但今后還要繼續發展,不能停止不前。
上一篇:許耀桐
下一篇:法治道路是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后又一次偉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