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在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上釋放出三點重要新意
我們目前的反腐,既面臨被迫型倒逼式的極其嚴峻的形勢,也有主動性預見式由權力反腐轉向制度反腐的機遇!
而不久前閉幕的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是我黨決心從權力反腐轉向制度反腐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習總書記在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釋放出三點重要新意:一是著力點上——“要以深化改革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二是異體監督上——要“保證各級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三是制度保障上——“要強化制約,科學配置權力,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
習總書記釋放出的這三點新意,讓我作為潛心研究制度反腐20多年的學者倍感欣喜!
其一,“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習近平語),反腐敗的好肉,通常沒有太多的價值!查處腐敗的人和事,有決心就可以實現;鏟除如此易發多發的腐敗滋生土壤,卻相當艱巨!過去反腐敗斗爭的著力點,總是希望通過加大斗爭力度來解決!每隔幾年,腐敗問題嚴重了,就會來一次加大力度的斗爭!而十八大后一年,通過加大斗爭力度,反腐高壓態勢一經形成,總書記就明確要求,在反腐敗上,要啃下“難啃的硬骨頭”,著力點必須從加大力度推進斗爭,轉向“以深化改革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其二,再鋒利的刀刃,也砍不了自己的刀把!古今中外歷史反復證明,同體監督是一種無效、低效,成本很高的監督,而蘇聯、東歐和我們過去采用的都是“蘇聯模式”的同體監督!因此,在一個地區、單位,沒有任何組織和個人能對這個地區、單位的黨委進行監督,該黨委成為不受監督的第一個絕對權力;在這個黨委內,沒有任何組織和個人能對該黨委書記進行監督,該黨委書記成為不受監督的第二個絕對權力!兩個絕對權力的疊加,必然使其加速度地傾向于腐敗!由此可見,同體監督的“蘇聯模式”,是不支持長期執政的!黨外無黨,黨內無派的中共,想要避免形成絕對權力,想要長期執政,必須實行異體監督——“保證各級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
其三,大廈的結構有嚴重缺陷,其水路、氣路、電路運行機制再好,也很快要垮!十八大前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我的《蘇共亡黨之謎》。我在書中著重剖析了“蘇聯模式”的兩個最根本因素:一是集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于一體的權力結構;二是層層任命制而非選舉制的選人用人體制。我以為,這是蘇共亡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兩個根本性原因,這也是“蘇聯模式”不支持長期執政的兩個最根本因素!三十多年反腐敗,我們從可能是個別人品質、素質有問題,到或許是大范圍教育、選拔、監督有問題,再到應該是權力運行機制有問題,最后明白確實是權力結構有問題,至今尚未“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習近平語)!
習總書記在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上所釋放出的這三點重要新意,不僅是中央強力反腐的可能走向,而且是從權力反腐轉向制度反腐的必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