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中國必須做好應對全球重大金融挑戰的準備,加快經濟金融改革步伐,構建國家金融安全戰略體系。這對我國在世界金融市場動蕩中掌握主動權,應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重構的挑戰至關重要。
確保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的三大治理措施
未來幾十年,世界處于金融危機的高發期,中國也是處于危機的高發階段。這好比人總是要生病一樣,但什么時候生病,誰都難以預測。因此,我們必須做好三件事,以確保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一是加快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為金融安全形勢的穩定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金融作為現代經濟運行的核心和血液,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密不可分。可以預見,在“中國經濟升級版”打造過程中,經濟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尤為重要,金融要素對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支持和調控作用將會日益明顯。同時,中國經濟的順利轉型與健康持續發展,也為金融安全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二是全面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各項改革。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向和改革目標,對一切不利于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目標的體制機制進行全面深入改革。通過改革,集聚正能量,破除傳統體制機制的弊端;通過改革,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提升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通過改革,化解各種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通過改革,完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總之,改革是未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是中國經濟金融安全最重要的保證。
三是研究新的安全戰略,建立健全危機應對或處理機制。建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這是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的重大舉措。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就是要圍繞國家安全戰略,建立健全金融危機的應對及處理機制。包括三個方面:第一,事前,做好危機的預防與管理,核心是構建金融安全網,如金融危機預警機制、健全的金融監管制度、完善的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健全的存款保險制度。第二,事中,構建金融危機救助機制,包括危機的識別、危機的嚴重程度、危機的傳染路徑、危機源頭及傳染路徑的隔離、危機中的救助機制以及如何把風險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第三,事后,做好危機的恢復,評估危機可能產生的次生災害、進行各類債務的重組與救助措施的退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