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您認為2014年的宏觀經濟會如何?會出現通縮嗎?
吳敬璉:現在處于兩難的狀態,目前貨幣發行量太大了,時間錯配、部門錯配,甚至出現錢荒。于是有兩種決策可能性,一種是繼續印票子,那么就會加劇房地產泡沫等等,可能會在超過臨界點后出現泡沫破裂;另一種是采取收縮政策,那么經濟可能會出現衰退。所以要把短期措施和長期措施結合起來做。
今年我想中國整個經濟運行形勢還是有很大壓力的。多年來中國經濟積累了很多問題。其實就和污染是一樣的,開始的時候不覺得,還有人覺得是杞人憂天,但是污染積累到一定程度就非常難辦。
十八屆三中全會給我們一個希望,就是這些問題非解決不可,而且要下決心解決。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時間,要在這時期內保證不出現系統性風險。應該說中央、央行、財政部還是很有能力的,像東亞的其他國家到了我們這種程度的話大多出事兒了,但是我們沒有出事兒。而且如果我們的改革推進得好的話,我們就能釜底抽薪,通過提高經濟效率把問題消解掉。
《中國經濟周刊》:您覺得防范系統性風險應該注意哪一項?
吳敬璉:很難說哪一項,去年50人論壇我們就討論過這個問題。對資產負債表里負債率太高的問題,就要處理。對于如何處理?中央銀行和李克強總理都提出要盤活存量。我國目前恐怕有上千個“曬太陽”的開發區,那些存量怎么辦,還有僵尸企業,還有存在國企大量的債務,他們的要求是國家埋單、納稅人埋單,這個辦法是不行的。所以我們看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即使是一些戰略性經濟領域,也應該吸收民營企業家投資。還有就是對銀行的可疑性資產、貸款,哪些有可能變成壞賬的,可以用證券化的方法或別的方法來處理,現在處理的規模不是很大,比如賣給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幫他們去盤活。
國有資產劃撥可解決養老金缺口
2013年12月23日,由中國社科院“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課題組發布的《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13》,估算和預測了2010—2050年歷年的養老保險收支情況。結果顯示,如果繼續執行現行養老體系,到2023年,全國范圍內職工養老保險將收不抵支,出現資金缺口。養老保障關乎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對此吳敬璉認為,即便存在養老金缺口,也可以通過多劃撥國有資產到社保基金來解決。
《中國經濟周刊》:對城市養老體制改革,“雙軌制”甚至“三軌制”等現象,您認為解決的關鍵是什么?
吳敬璉:我想主要有兩個解決方案:第一個是劃撥國有資產。因為社保基金錢不夠,劃撥的膽子要大一點兒,以前劃撥的太少了。這么多的國有資產本來就是老職工創造的。另外一個就是提高社會保障層次,逐步做到全國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