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0日,初雪后的北京風和日麗,釣魚臺國賓館5號廳內“大腕云集”,“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4年會”召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等齊聚一堂。
本屆年會的主題是“突破難點,推動改革”。針對要改革就必須犧牲發展速度、必須付出代價的觀點,與會的許多專家認為,改革和經濟增長之間不存在必然的替代關系,改革將突破前進道路上的諸多難點問題,將帶來收益、帶來紅利、帶來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在會場上,吳敬璉幾乎是被記者們團團包圍。記者們期望他能回答諸如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改革的關鍵點和難點,如何防范宏觀層面的系統性風險,養老體制改革,房價調控等大家關心的問題。
而論壇前一天,吳敬璉剛結束一個多月的行程從美國回到中國。論壇主辦方擔心84歲高齡的他會被時差所累,但吳敬璉不僅聽完了全部的演講和討論,還身體力行地接受了若干采訪并作了大會發言,一直堅持到近晚上7點才離去。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會議間隙專訪了吳敬璉,吳敬璉告訴記者,他在美國的時候去聽了一節高中的經濟學課,感觸很深,人家講的是最基本的概念,因為經濟學就是要研究一些最基本的問題。“經濟學家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我們的研究來幫助政府選定最有效、最迫切需要、最容易見效的措施。”吳敬璉說。
推進改革,防范系統性風險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一系列涉及社會經濟、文化各領域體制機制創新的新思路、新舉措。在明確提出改革對象和目的之后,如何設計改革的路徑,成為當下最受矚目的問題。對此吳敬璉表示,我們正站在歷史的入口,對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設計,大家期盼已久,要用“思想的力量激活經濟社會制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