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城鎮化應守住哪些“底線”

2014-02-23 09:30 來源:解放日報  我有話說
  正因為這樣,今后城鎮化進程中的相當一部分財政投資應當投向小城鎮。概括而言,小城鎮必須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先做到:要有一套從事城鎮規劃的管理機構;有一套必要的基礎設施,如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等;有一套地方化的綠色建筑建設和規范管理體系;有一套基本的公共服務設施,比如學校、醫院、沒有假貨的超市,等等。

  這“四個一套”是對小城鎮人居環境最基本的要求。小城鎮確實要多元化發展,但如果沒有了小城鎮的健康發展,我國的城鎮化會步入險境。

  城市和農村要互補發展

  健康的城鎮化,應當建立在城鄉居民雙向自由流動的基礎之上。從經濟穩定的角度來看,這種城鄉互通的人口流動,也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最好的辦法。2008年的危機曾導致我國沿海城市數千萬農民工失業,后因其還可以回鄉種地,因危機而生的副作用就弱化了不少

  有些經濟學家總是簡單地認為,只要把農村的人口搬到城市里來,就完成了城鎮化,生產效率會自動提高、社會分工會自動推進、科技水平會自動發展。這其實是有問題的。任何一個國家的農業現代化,必須是健康城鎮化和生態安全的底板。

  這一底板還會呈現出另外一種作用:隨著城鎮化率超過50%,傳統農村會越來越“值錢”,鄉土文化、一村一品、農業景觀、田園風光會變成稀缺資源,由此就會萌發農村旅游熱潮,從而帶動農村超越工業化階段,走向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有哪些事或錯誤的決策,可能會觸犯“城市和農村要互補”這條底線呢?

  錯覺一:過高的城鎮化率預期。

  當前,各省城鎮化規劃所設定的城鎮化率目標可以不斷地隨時間攀升到60%、70%、80%……按照這個路子走,其實是有問題的。

  世界上的國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人口以外來移民為主,且土地遼闊、地勢平坦,比如美國、澳大利亞等。這類國家的城鎮化率可以達到85%以上甚至90%。另外一類,比如法國、意大利、德國和日本,曾積累了豐厚的傳統農耕文明。他們的城鎮化率峰值一般只能達到65%左右。這些國家的人口大都以原住民為主,且地形大多崎嶇不平、人多地少。由于這些國家很多市民的祖先來自農村,一般容易發生“逆城市化”現象。

  其實,這類“回歸田園”的現象在浙江已經發生。在該省,住在城市里的人口是60%,農村里是40%;住在農村的那40%人口中,60%的人是不務農的,只是居住在農村,其中只有40%是真正務農的人口。由此可見,住在農村的人,未必就是務農的。現在大量城市中的老年居民拿了養老金后到農村租一個房子,住在那里養老,呼吸新鮮空氣,種點菜、養養家禽……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此類現象將日益普遍。

  錯覺二:迷信私有化的土地政策。

  現在有不少學者主張,農民應該把自己的承包地、宅基地和農房賣掉,然后帶著所獲得的資本到城市中去。這樣的先例實際上在拉美、非洲早就出現過,農民因為土地私有化,把土地和房產賣了之后舉家遷入城市。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