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具有專科專病、機制靈活、應變能力強等優勢,但是由于受規模、人才、醫療設備和醫療水平等的制約,難以面面俱到、科科俱精。因此,應該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采取錯位的方法,走 “以特色專科競衡公立醫院”的戰略。
在科學確定發展目標和市場地位的基礎上,民營醫院要著重打造自身品牌,形成品牌效應,確保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要重建業務發展戰略,從醫院業務發展戰略高度不斷地培育自身“亮點”,提升醫院的核心競爭力,獲得醫院品牌效應。要開展醫院品牌建設,以核心技術的提升與創新為工作重點,提高治愈率,注重診療技術及服務質量,以此積累醫院的口碑。要重點進行品牌經營,圍繞重點專科開展工作,吸收引進實用技術,提高技術水平和醫療質量,豐富品牌內涵。要爭創醫療行業標桿,通過標桿管理,推動精細管理向縱深發展,把參加等級醫院評審與標桿管理結合起來,通過等級醫院評審和對標管理實現醫院的價值。
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社會公眾對于民營醫院的偏見主要來自民營醫院本身。由于部分民營醫院追求短期暴利、目光短淺、沒有長遠的戰略規劃,導致大量違規甚至違法經營的現象出現,諸如虛假宣傳、超范圍營業、炮制“專家”、制售假藥等等,致使公眾對民營醫院的信任流失。
面對誠信缺失造成的社會普遍不信任,民營醫院必須明確自身的公益性本質,勇于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以獲取社會公眾的信任。要堅持公益性的醫院宗旨,要將為社會服務作為基本的經營理念,在盈利的同時注重醫院自身的公益性和社會責任。要建立起完整的醫療服務體系,包括醫療服務的提供、監督和維護,規范醫療行為,同時建立醫療服務考核體系,解決民營醫院醫療服務管理混亂、缺乏監管的問題。要繼續完善“患者至上”的醫療服務模式,一方面,增強服務意識,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將提供高質量、人性化的服務作為競爭資本。另一方面,著力培育優質醫院品牌和醫院特色,增加自身知名度,擴大醫院影響力,獲得更多病源,提高市場競爭能力。要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通過義診、免費贈藥、以社區為中心開展健康教育、普及衛生知識等活動服務社會、回報社會。要積極協助政府處理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承擔相應的義務,在政府和社會需要的時候,貢獻人力、物力、財力,共同應對突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