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新機會 新挑戰 新失衡 新動因 新出路

2014-01-27 10:11 來源:北京日報  我有話說

  新動因

  宏觀經濟存在的失衡,看起來是一個總量的問題,實際上動因在于結構問題。首先看通貨膨脹,為什么說現在有通貨膨脹的壓力?表面上從數字看,通貨膨脹數據不高,2011年為5.4%,而經濟增長率為9.2%;2012年通貨膨脹率為2.6%,經濟增長率為7.8%。2013年通貨膨脹也就是3%左右,可能要低于3%,2012年9月和10月兩個月前后,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實際上在2%以下,考慮到統計誤差,如果一個國家的物價總水平在2%以下,要說通脹可能就是一個偽命題。為什么數據這么低我們還要擔心通脹?就是因為背后的結構問題。

  比如,要素成本上漲的壓力,從成本角度推動了物價上漲。有關部門做過一個測算,這一輪通貨膨脹成本推動的因素占將近50%。中國現在進入了一個非常典型的需求和成本共同作用的通貨膨脹的時代。

  再如,國際貿易結構方面,中國2013年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大進口國,進口什么東西,基本上什么東西就漲價,這對國民經濟成本上升的推動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所以,通脹里很大程度上是國際輸入的通貨膨脹。另外,中國長時期國際收支結構嚴重失衡,收大于支,國家外匯儲備即將突破四萬億大關,外匯儲備的增加意味著結匯量的增大,即外匯占款的增加,現階段流通中近百萬億的M2首要原因即是外匯占款。少出口點行不行?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不可能這么做,另外國際貿易中保護主義還在抬頭也決定了我們不能這么做。我們曾經想,讓出口商賺了錢不要把錢拿回來,而是買東西回來,這樣就不用結匯了。但這樣也有一些現實難題??傊@一系列結構因素:要素成本結構、國際貿易結構、國際收支結構的失衡,成為現在通貨膨脹新的原因,而對這些原因我們缺少有效的辦法,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擔心通脹。除了這些結構性的原因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流出來大把的錢,它有一個時間上的滯后性,這也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

  再看經濟下行,從數據上看似乎也是一個偽命題。就動因看,投資需求年增長近5年來均在20%以上(名義),消費需求(社會消費品零售)年均增長14%左右,都不低。問題在于投資需求增長中政府起了重要的作用,市場力量不足,難持續;消費需求背后收入分配扭曲嚴重,差距擴大難以短期克服,令人擔憂。這就使得內需不足將長期困擾我國。

  新出路

  在這種新的歷史機遇、新的歷史起點、新的歷史挑戰、新的矛盾失衡和新的失衡原因的基礎上,經濟發展只有一個出路,靠創新。首先是重視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源于制度創新,這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歷史意義之所在,可以說生死攸關。

  中國的這些問題靠宏觀政策,靠總供給總需求關系的短期調整是解決不了的,一定要從根本上解決。根本上解決問題靠什么呢?就是結構的升級和轉型。中國經濟的失衡、通貨膨脹的根源都是一系列的結構問題,包括成本結構、國際收支結構等。產品結構升級上不去,產業結構升級上不去,創新動力不足,投資消費結構不合理等,導致了一系列的內需疲軟。所以,真正要解決中國經濟增長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可持續發展,關鍵是在結構方面,要確確實實進行戰略性調整。所以,十八大講中國發展方式轉變的主攻方向是努力實現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明確了總體改革和經濟改革的關系,企業改革中產權改革、企業改革和價格改革的關系等等。任務、方向的明確,邏輯關系、歷史邏輯的把握,為我們的理論和實際指明了方向。有這種制度創新推動,在這個基礎上促進技術創新,在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兩個車輪的承載下推動發展方式的轉變,通過發展方式的轉變,切實使中國經濟結構升級,實現中國的現代化,我們應當是有信心的。

  (本文為作者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新年論壇”上的主題演講,發表時作者做了重新整理修改)

  專家·語萃

  ◆在這種新的歷史機遇、新的歷史起點、新的歷史挑戰、新的矛盾失衡和新的失衡原因的基礎上,經濟發展只有一個出路,靠創新。首先是重視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源于制度創新,這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歷史意義之所在。

  ◆從長期看,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量的擴大,會使得經濟增長在長期不可持續。因此,無論是短期均衡,還是長期的可持續,在上中等收入階段,生產條件、競爭力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要求這個國家的增長方式必須轉變。

  ◆中國的這些問題靠宏觀政策,靠總供給總需求關系的短期調整是解決不了的,一定要從根本上解決。根本上解決問題靠什么呢?就是結構的升級和轉型。

  名詞詮釋

  何謂“M2”

  M2指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相對應。M0、M1、M2、M3都是用來反映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指標。國際上大致的劃分是:貨幣(M0)=流通中的現金,即流通于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狹義貨幣(M1)=(M0)流通中的現金+支票存款(以及轉賬信用卡存款);廣義貨幣(M2)=M1+儲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儲蓄存款);另外還有M3=M2+其他短期流動資產(如國庫券、銀行承兌匯票、商業票據等)。經濟學所說的貨幣通常是指M2,M2不包括準貨幣。(柏克)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