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12月12日至13日在京舉行。會議指出,“城鎮化目標正確、方向對頭,走出一條新路,將有利于釋放內需巨大潛力,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今日上午,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振華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新型城鎮化的‘新’與‘路’”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趙振華談到,城市化率就是城鎮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從世界各國情況來看,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都很高,是不是城市化率越高越好呢?也不是。拉美一些國家,比如墨西哥、阿根廷,他們的城市化也是超過了美國,但發達程度、文明程度不如美國,也不如新加坡、香港,所以要根據每個國家的實際情況推進城市化。
趙振華指出,新型城鎮化的“新”到底“新”在什么地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我們國家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要和新農村建設聯系起來,它是一體的,不能像以前有些人講的我們國家的城市像歐美的農村或者像非洲,這不是我們追求的,我們既要追求城鎮化也要追求新農村。
第二,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要和自然、民族、歷史特點結合起來,不簡單是房地產的堆積,我們國家在一個時期以來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大拆大建,這是我們不應該看到的,城市應該有城市的文脈,城市有城市的歷史,就像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談到的,“讓老百姓住在城市里望得見山、看得見水、引得起鄉愁”,這是要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
第三,新型城鎮化應該“新”在城鎮化是產城融合的過程,有了產業發展才能引導各種生產要素到城市來,當然人口比例也就增加了。城鎮化的核心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產城融合,不能簡單的搞房地產化,蓋上幾棟樓、修幾條馬路,農民從平房里搬到樓房就是城市化了,各方面規劃要符合要求,要有公園、濕地、綠地、歷史文化遺跡以及古跡。
第四,新型城鎮化建設應該注重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城市化意味著更多人口聚集到城市,原來在農村里能夠消化的一些包括廢品、垃圾,到城市聚集以后沒有辦法自然消納,這就更要求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第五,應該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既要有大城市也要有小城市,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要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適度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鎮。達到這個目標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讓產業、讓企業到中小城市、到小城鎮。中小城市、小城鎮有了產業,人口自然就往中小城市、小城鎮流。把基礎設施向中小城鎮延伸,其他的公共文化設施、教育、醫療等等,這樣才能避免大城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