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時間,時間節點特殊,改革任務重大
主持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F在只剩下7年時間。中央為什么規定到2020年實現改革目標?有何涵義?
鄭必堅(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進入新世紀第二個10年,我國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這個階段既有別于過去30多年,也與過去10年有明顯不同。一方面,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邁上了一個大臺階,中華民族比近代以來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偉大復興的目標,比近代以來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另一方面,這一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也更為艱巨復雜,這些矛盾和問題躲不開繞不過,解決不好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看我們在改革上能否邁出新的重大步伐,越過這道大坎。
現在的時間節點特殊。根據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戰略”,從改革開放開始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大體是70年時間。這70年的前35年,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干成了一番大事業,順利實現了第一、第二步戰略目標。能否如期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那就要看后35年我們怎么干。而這后35年當中,又首先要看今后這幾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階段我們怎么干。
陶文昭(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在改革進行了36年之后,我們的經驗更多了,我們的認識更深刻了,我們對改革的規律把握更透了,我們調控改革的力量更強了。從某種意義上,改革逐漸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準確推進改革,涉及到把握“度”的精細問題,既要技術、還要藝術,屬于高難度的動作,考驗我們的治理能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并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改革的任務極其繁重,而剩下的只有7年時間,不能不說是時間緊、任務重?,F在的關鍵是如何推進改革。
核心提示
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
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
●我們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習近平2014年新年賀詞,《人民日報》2014年1月1日
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
●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遇到關系復雜、難以權衡的利益問題,要認真想一想群眾實際情況究竟怎樣?群眾到底在期待什么?群眾利益如何保障?群眾對我們的改革是否滿意?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充分調動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
——習近平:《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人民日報》2014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