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林尚立:以制度的現代化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2014-01-15 10:1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我有話說

  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功能

  《中國社會科學報》:基層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之路上,我國的基層社區和群眾應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林尚立:在傳統社會,家庭是國家治理的細胞;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社區作為社會治理最基本、最直接的層面,成了國家治理的細胞。我們應該實現社區治理與國家治理相互銜接。

  一方面,要讓社區成員的力量成為創造社區秩序的主體。國家治理不是靠國家單方面就能實現的,而需要國家與社會共同參與。居民應該成為治理社區、維護公共秩序的力量,成為創造公共物品、享受公共服務的主體。

  另一方面,要發揮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作用。這一制度要發揮作用,有賴于政府充分尊重基層群眾自治的權利和規則。要合理地厘清社區自治與政府簡單的行政管理之間的關系,不要把自治主體變成政府行政的延伸,并用行政的力量將其改造成行政的末梢。否則,只能解決一時問題,不能解決全局與長遠問題;只能解決行政問題,不能解決治理問題。

  政府、市場與社會聯動治理

  《中國社會科學報》:作為國家治理的三大主體,政府、市場與社會應如何定位,合理有序地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林尚立:國家治理體系是在現代國家建構過程中,隨著國家治理主體由單一的政府主體發展為政府、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在建構國家秩序時各種制度有機聯系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系統。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不是單一的權力和制度運行過程,而是一個復合的權力和制度體制運行過程。

  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有賴于政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市場的規范化和統一化,以及社會組織、社會治理的系統化和現代化。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下,如何將政府、市場、社會三個治理主體有機組合起來,使其成為創造秩序、促進發展的力量,是我們必須思考并解決的重要課題。

  政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涉及政府的機構、人員、行為、觀念、組織、制度以及技術等各個層面。其中觀念和制度的現代化尤為重要,如果沒有符合現代文明的基本原則、價值理念和制度規范,那么技術層面的現代化是沒有意義的。比如,“維護公平正義”、“人民是權力的主體”、“公共財政”、“透明預算”等,這些都是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持有的觀念和制度安排。

  市場經濟的建構和發展,其首要問題是如何在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結構中有效地運行市場經濟,這就涉及如何平衡公有制和各種所有制之間的關系,如何維護產權權益,促進各種體制機制的融合,改善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的管理。

  社會治理的現代化不是靠安裝一些探頭、升級網絡技術就能實現的,而應該激活社會各方面的活力,創新社會治理,將社區自治體制、民主協商系統、社會公約體系變成創造秩序、促進發展的結構和資源,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確保社會安定有序。

  總之,國家治理現代化不是靠簡單的技術指標就能實現的,而需要國家各種制度的現代化給予根本支撐。當政府、市場、社會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合理的規范作用,并且相互協同、相互配合、相互推進的時候,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便基本形成了。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