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馮顏利、周淼、孫應帥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強調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并就此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全會《決定》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重要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戰略部署。
充分認識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重要性
我們黨之所以能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成就,一個關鍵原因就是能夠在重大歷史關頭展現理論自信、推進理論創新、破解實踐難題。我們黨提出并不斷豐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對改革開放目標和方向的認識不斷明確,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經濟體制改革是改革的重點,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提出和不斷完善,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覺自信逐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認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1979年,鄧小平同志就提出:“說市場經濟只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為什么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市場經濟作為發達商品經濟的運行機制,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都可以運用的發展生產的方法、調節經濟的手段。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綜合國力大幅提升。我們能取得這樣的歷史性成就,靠的是黨的創新理論正確指引,靠的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靠的是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重要保障。《決定》指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上的又一重大創新,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反映了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極端重要性,有利于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
準確把握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重大部署
抓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特別是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決定》指出,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這有利于建設和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外市場相互銜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方面,《決定》指出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健全以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為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的宏觀調控體系,推進宏觀調控目標制定和政策手段運用機制化;等等。
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指出,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提出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這是公有制經濟實現方式的創新。《決定》提出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這有利于各種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更好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