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服務管理面臨的壓力與挑戰
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有人口服務管理全覆蓋”的管理新模式。然而,隨著人口規模的增長,北京這座特大城市在協調人口發展與經濟轉型、資源平衡、環境保護、公共服務和城市安全等關系方面面臨一系列重大考驗。
1、人口增長加劇生態超載。
目前,北京市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特大型城市的人口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強化,通過改革創新破解城市生態超載難題日益緊迫。
首先,水資源短缺成為制約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最緊迫的第一瓶頸,城市正常運轉的不確定性增加。北京市水資源總量由2001年的19.2億立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39.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由2001年的139.7立方米上升到2012年的193.3立方米,但仍明顯低于500立方米的國際極度缺水標準,僅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紐約、巴黎、東京的二十分之一。同時,人均生活用水量由2001年的86.64立方米下降到2012年的77.39立方米,其中,人口規模激增是人均生活用水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其次,生活類污染成為北京市環境污染的主導因素,環境污染帶來的居民健康風險增加。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的《2012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稱,目前全市污染排放總量居高不下,每年污染減排速度都是艱難“跑贏”污染排放增量,全市污染物排放量大致相當于在2011年全市污染排放總量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小到中型城市的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雖有所下降,但仍遠超環境承載力。以生活垃圾為例,2012年全市生活垃圾產生量648.31萬噸,日產生量1.78萬噸,但全市垃圾處理能力僅1.27萬噸/日,缺口很大。
2、人口發展與經濟轉型的聯動性有待優化。
目前,北京市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和創新能力不足問題并存,新增長點和新區域培育面臨諸多問題。在全市推進創新驅動和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人口與經濟的良性互動關系還有待進一步改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城業聯動”的同步性有待提升;常住人口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落后于經濟增長,更落后于財政收入增長;人口的就業結構略微滯后于產值結構。
總體來看,全市產值結構和就業結構基本保持一致,產值結構的調整推動了就業結構的升級。與此同時,北京市的人口管理也應加大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以配合“高端、高效、高輻射”的產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