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厲以寧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學者·語萃
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仍然需要推進產權改革。因為不妥善解決農民的產權問題,不繼續解決剩下的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問題,我們的市場經濟就很難發展成為有效的市場經濟。
國有資本體制改革分兩個層次:高層次的是國有資本配置體制的改革,低層次的是國有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
今后,國有企業應一律按法人治理結構來管,因為它們已經是股份制企業了,有些已經是上市公司了,是獨立的市場主體。
關于民營企業改革問題,我提出不用“體制改革”這幾個字。因為用“體制改革”會引起誤解:民營企業會誤以為是要國有化!我提出用“體制轉型”。所謂體制轉型,是指民營企業的產權必須清晰,必須界定。
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既不是“國進民退”,也不是“國退民進”。它們的目標是雙贏,當然,雙贏的目標現在還做不到。因為它們還不完全是獨立的市場主體,所以今后要有國有企業體制改革,要有民營企業體制轉型。
關于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我的一個基本思想是:初次分配是重點。這跟現在一些人的看法不同。有的人認為,二次分配更重要,二次分配便于抑富濟貧。也有的人認為,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同樣重要,應兩者并重。我的觀點很明確,初次分配更重要。
福利剛性非常重要。中國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不要去攀比。
當前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重點要考慮符合中國國情的城鎮化。基于中國的國情,我們的新型城鎮化應該是:老城區+新城區+新社區。
近年來,我對產權改革問題比較關注,這里結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有關精神,談談有關產權改革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