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理論與實踐工作中,檀傳寶感觸較深的是談到公民教育時,往往會遇到來自某種錯誤意識形態上的阻力。一些人常常出于對公民、公民教育的誤解,而產生莫名其妙的抵觸心理。
采訪中檀傳寶一再強調:“公民教育是一個中性詞,并不是資產階級專有的,公民這個概念主要是指一個人的政治身份、社會身份、文化身份。中國人要有自己的公民、公民教育概念,中國教育要培養能夠真正有能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公民!”
樹立正確的公共意識、公共道德是社會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 “我們還需要培養‘世界公民身份’,強調對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接納、包容、欣賞的觀念和能力等公民品質的培養。”(記者 洪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