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妙招
上海:實施上海市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辦法
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辦法》規定,每日22時至次日6時,在毗鄰噪聲敏感建筑物的公園、公共綠地、廣場、道路(含未在物業管理區域內的街巷、里弄)等公共場所,不得開展使用樂器或音響器材的健身、娛樂等活動,為居民夜間安靜休息提供保障。除上述規定時段外開展健身、娛樂等活動的,不得使用帶有外置擴音裝置的音響器材,干擾他人正常生活。
濟南:攜帶無線耳機跳舞
新世界陽光花園社區舞蹈隊率先佩戴無線耳機避免噪音擾民。每名成員在跳舞時都佩戴上了無線耳機。舞蹈隊成員們打開耳機電源,調至與發射器同一頻段,音樂就會通過發射器傳送到無線耳機中,舞者戴著耳機翩翩起舞。
長沙:“廣場舞自律協會”
“大媽”自我管理湖南省長沙市韶山路社區成立“廣場舞自律協會”,大媽們約定遵守固定時間和地點,消除對小區居民的干擾。今年9月,在舞蹈隊部分成員的積極申請下,韶山路社區的廣場舞自律協會得到民政部門頒發的社會組織備案證書,社區里60多位廣場舞愛好者自動加入,并推選出舞蹈功底深厚的唐冬秀擔任負責人。
青島:城陽“鄰里中心”讓廣場舞不再擾民
青島市城陽區借鑒新加坡“鄰里中心”建設社區中心,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有效化解了廣場舞擾民難題。在該區夏莊街道新型街道社區中心,室外標準足球場可以同時容納多支舞蹈隊伍練習娛樂,室內的“五彩秀場”按照專業舞蹈室設計,有寬敞明亮的場地、整潔的地板和光亮的鏡子,還有專業的音響設備。這些場所全天候免費為社區群眾開放。據統計,社區中心投入使用一年多來,已開展了廣場舞比賽、歡樂大舞臺等群眾文化活動上百場,服務轄區舞蹈隊伍1600余場次,惠及周邊群眾上萬人。
廣州:公園擬實行噪音"四限" 廣場舞將被限時段
《廣州市公園條例》明年出臺措施,擬實行噪音“四限”。限音量:在公園內開展活動不得超過規定的環境噪聲標準。限時段:每日22時至翌日6時為禁止使用樂器或者揚聲設備的健身、娛樂等活動的時段。限區域:通過功能分區劃定專門的健身娛樂區域,臨近學校、醫院、居民區、辦公場所等的公園場地劃為安靜休憩區。限設備:限制揚聲設備和樂器等的使用。(來源:新華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