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這個頂層設計除了關注養老金待遇差別問題外,還包括應對老齡化的資金安排,養老金的空賬、投資運營、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轉移接續問題,退休年齡問題,多層次養老保障問題,如何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大病保險等多個社會廣為關注的問題。
胡曉義說,養老金并軌問題之所以引起這么大的關注,說明它很復雜,所以需要進行深入研究,才能拿出具體的、可操作的解決方案。但并軌這個大方向是明確的。
針對新時期、新條件下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出現的諸如各地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政策不規范,繳費基數、繳費比例、個人賬戶規模不統一,統籌層次低、繳費與待遇水平不掛鉤、基金財務收支風險大等方面問題,鄭功成建議,采取“三步走”的策略解決。
第一步,盡快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與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一樣的“統賬結合”的財務機制;第二步,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待遇進行結構分解,將現在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分解成“基本養老保險金”與“職業年金”,前者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金”相同,后者與“企業年金”對應;第三步,放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與工資增長掛鉤的機制,代之以與“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發辦法”一樣的機制。
近年來,有關部門實際上已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推動養老“多軌制”所導致的不合理差距等問題的解決。從2005年開始,我國已連續9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近幾年每年的調整幅度都達到10%以上。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將著重向具有高級職稱的企業退休人員傾斜,使他們的待遇水平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有所增加,這也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矛盾。”胡曉義說。(記者蘇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