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農民喜歡住 游客愿意來

2013-10-20 10:33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穿過柏油路和綠樹花叢,記者來到了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圩西村。

  車子剛駛進村口,遠遠就聽到了陣陣鑼鼓聲。村支書周書斌帶著記者來到村里的農民文化樂園,舞臺上兩只獅子正舞得起勁,臺下觀看的農民一陣陣叫好。

  一個節目結束,手持繡球的“引獅郎”姜琳停下來休息。“村子越建越漂亮,生活越來越方便,咱老百姓當然越來越樂呵!”

  圩西村是包河區因村施策建設美好鄉村的一個縮影。

  規劃先行

  保護好每個村莊特色,落腳在都市,特色在田園

  包河區擁有巢湖水面70平方公里,是合肥市城區南向巢湖的生態屏障,沿湖大圩鎮、大張圩、牛角大圩是傳統的農區,扮演著城市“后花園”的角色。北側就是現代化的都市。

  包河農村區位獨特,如何做出特色?

  “建設城郊型鄉村,既要符合城市的功能定位,又要體現鄉村的基本元素;既要以城帶鄉、加速城鄉一體,又要以鄉美城、滿足城市的功能需求。”包河區委書記胡啟生清醒地認識到,城郊農村建設必須因地制宜,落腳在都市,特色在田園,同時把當地特色利用好。

  為了深挖每個村莊特色,包河區成立高規格的領導小組,并邀請安徽城鄉建設設計院研究制定《包河區美好鄉村田園都市布點規劃》。規劃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整體目標,因村施策,不大拆大建、簡單地讓農民進社區上樓房,千村一面,農村跟城市沒什么兩樣。

  走進大圩鎮沈福村,清澈的池塘中荷葉田田,徽派民居錯落林立,仿佛一幅徽風皖韻的山水畫。沈福村黨支部書記沈訓魯說,現在的村民房屋既傳承徽文化,又別具特色。

  “村子建美了,村民們樂呵了,游人也多了,光我就接待過20多個國家代表團的參觀者。”沈訓魯一臉自豪。

  “看著咱們這一棟棟徽派民居,城里的人來了都不想走!”黃陳珍老人臉上滿是笑容。

  在包河區另一側的大張圩濱湖濕地森林公園,焦姥河蘆葦叢生,木棧道依水而建。邊上有施口、董城等6個村。

  “有人提出填水造房,那可不行。水生態保護好,是這里的特色,也是村民們的寶貴財富。” 包河區區長耿延強介紹,2012年,這里建設了濱湖濕地森林公園,村民家門口也有了生態公園。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