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1999年9月,國務院改革出臺新的法定休假制度,“黃金周”由此出現。七年后,2007年12月1日,國務院正式頒布修訂后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取消“五一”黃金周,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至此,挪借周末形成小長假或黃金周的模式出現,而這一拼湊式的休假在執行7年后,卻日益引發公眾吐槽。今年10月10日,全國假日辦發布網絡問卷調查。至調查結束,有超過七成的公眾表示對現行制度不滿。 |
中國假日構成
按照2007年《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我國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共11天,分別是元旦1天、春節3天、清明節1天、勞動節1天、端午節1天、中秋節1天、國慶節3天。現行的放假調休方法是,通過調借雙休日,分別形成春節和國慶2個7天“長假”,和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5個3天“小長假”。
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10日在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等6家網站發布“關于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的調查問卷”后,截至10月11日18時,記者匯總6家網站統計數字共有190多萬人次參與投票,70.4%的網友對現行的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不滿意,滿意率僅為22.9%。但是,對于是否調借周末形成長假、小長假的問題,網友支持和反對的人數基本相當(相關數據詳見圖表)。
數據來源:根據人民網等6家網站投票情況整理 制圖:蔡華偉 數據整理:陳亞楠
根據網友在人民網旅游頻道的留言來看,意見建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有網友根據自己的經歷認為,假期不要調休,趕上哪天休哪天。如網友“渴望光明的大豬”稱,前后挪休硬拼長假,延遲的工作日既勞累效率又低,長假那7天除了旅游在家沒事干,于是高速路堵了,景點擠爆。
還有一些網友認為應該恢復“五一”長假,如網友“雪”稱,都是1天—3天的小假期,讓大家怎么出遠門?原來的“五一”、“十一”都是7天就很好,不會形成現在這種國慶旅游擠死人的情況。
還有網友建議延長春節假期。如網友“蘋果綠”稱,中國人最注重的是春節,建議春節假期延長,最好一直放到正月十五,中國太大,回家坐車都要兩天,來回耽誤4天,能休幾天?(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