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生態莊園經濟:現代農業的一種新模式

2013-10-15 09:43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作者:中共山西省晉中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孫光堂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出現了一些“空心村”,出現了農民老齡化、農戶兼業化、耕地撂荒等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如何解決“空心村”問題,如何充分利用農村閑置的寶貴資源,成為必須認真研究解答的課題。針對這種情況,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和榆次區干部群眾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形成了一種新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莊園經濟。

  生態莊園經濟有5個特征。從經濟性質上看,它屬于民營經濟。投資主體大都為民營企業,還有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個人,權益清晰,主體明確。從組織形式上看,它屬于規模經濟。通過土地流轉,實現了土地的集約使用和適度規模經營。左權、榆次的生態莊園經濟小的三五百畝,大的成千上萬畝,開發規模平均達到1200畝。從管理機制上看,它屬于公司經濟。采用公司化經營、企業化管理,以工業化理念管理農業,明顯優于傳統的粗放式經營。從產業形態上看,它屬于多元經濟。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實現了一業為主、多業并舉。從生產流程上看,它屬于循環經濟。通過種、養、加工等環節,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生態莊園經濟實現了“老板進村、資本進村、產業進村”,使“空心村”變成“新莊園”,使閑置的資源、資產變成賺錢的資本,使農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多重效益。2012年,榆次生態莊園經濟吸引民間資本達10.5億元,相當于當年各級財政支農項目資金的30多倍。近年來,左權、榆次兩地生態莊園經濟已累計投入林業開發資金3.6億元,發展生態林和經濟林15.07萬畝,有效地改善了生態環境,推動了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生態莊園經濟,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繁榮了農村經濟,而且促進了城鎮發展,形成了城鄉互動格局和良性循環。

  生態莊園經濟是資源型地區產業轉型的可行之路。有資料表明,山西省煤炭資源整合后,全省的民間資本已超過萬億元。如何引導這部分龐大的資本跳出傳統投資模式,實現轉型發展,是亟待破解的難題。隨著農業比較效益的提高和經濟轉型步伐的加快,以生態莊園經濟引導這些社會資本盤活農村閑置資源,發展現代農業,不失為資源型地區產業轉型的一條好路子。

  生態莊園經濟是以工補農的有效實現形式。現代農業要靠資本來武裝。開發農業資源,發展農村經濟,最大的制約瓶頸是資金。工商資本投資開發農業,可以帶來農業發展急需的資金、技術、人才等稀缺資源,對于統籌城鄉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生態莊園經濟通過合理有序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農村、農業領域,架起了資本下鄉的通道,搭建了工商企業轉型發展的載體,使以工補農有了可行的實現形式。

  從左權縣和榆次區的實踐來看,生態莊園經濟不僅是一種新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也是一種新型經營主體模式。農業大戶、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適合在農業生產條件和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發展;而生態莊園是解決土地撂荒和閑置資源開發問題的新型經營主體,在偏遠落后的山區、“空心村”更具優勢。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