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把群眾“當干糧”嗎?
把人民群眾當干糧,是一個觀念問題。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忘了,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過去革命是朋友,今天發展是主人”,離開群眾我們將一事無成。把人民群眾當干糧,也是一個“立場問題”。任何時候都要站群眾一邊、幫群眾說話、為群眾解難,否則,有一天我們再遇到困難,人民群眾就可能不會和我們“一起扛”。把人民群眾當干糧,還是一個感情問題。領導只有坐在群眾的門檻上,群眾才不把你當“門外人”。如果“一切向錢看,圍著老板轉”,自然會與人民群眾漸行漸遠。把人民群眾當干糧,更是一個“方法問題”。虛心向群眾問計,要有敢于改正自己決策失誤的勇氣。這樣,我們才能無愧于群眾。詳細》》
把握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
??? 唯物史觀是群眾路線形成的哲學基礎。毛澤東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人民的主體地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共產黨的路線,就是人民的路線。”他形象地把群眾比作共產黨的后臺,后臺一拆,什么戲都唱不成了;把人民群眾看成是“主人”“老師”“真正的英雄”,比作“上帝”“父母”“活菩薩”。他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高度,批判了英雄創造歷史的唯心史觀,闡明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正因為中國共產黨人徹底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和人民至上的價值觀,才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立為黨的唯一宗旨,體現在黨的全部理論和一切實踐活動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