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12日發布報告顯示,海南、云南、新疆、貴州、青海、寧夏等六個地區節能形勢不容樂觀。與大家樸素的感覺似乎有點偏差,節能的壓力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
國家發改委12日的“各地區2013年上半年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引起各省高度關注。晴雨表報告顯示,上半年,海南、云南、新疆3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一級,節能形勢十分嚴峻;貴州、青海、寧夏3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二級,節能形勢比較嚴峻。一方面是穩增長壓力加大,一方面是節能減排壓力加大——“增長”與“減排”如何不“顧此失彼”,考驗著中國。西部欠發達地區如何真正告別傳統增長模式令人深思。
紅燈預警集中于西部省份
從12日公布的報告可以看出,上半年,海南、云南、新疆、貴州、青海、寧夏6個地區處于一級預警或二級預警,“節能形勢嚴峻”的省(區)數量較2012年同期減少了10個。“但要注意,一般來說,當經濟放緩的形勢下,能源消耗的速度會降低。所以從整體來看,今年的節能減排形勢較前兩年要稍好。其次,隨著產業轉移的加快,西部節能形勢較東部嚴峻。”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說。
從發改委公布的報告看,處于紅燈預警集中于西部省份,而這些省份的經濟增速領跑全國——
上半年,貴州省生產總值3250億元,增長12.5%,增速全國第一;
云南省生產總值(GDP)完成4640.59億元,增長12.4%,增速全國第二。
“增長”與“節能”,平衡兩者的關系是一道考題。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震坦言:“我們國家希望避免西方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但是從我國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這種轉變仍然比較困難,需要下大力氣。”
“低碳”西部急需保障機制
去年公布的《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明確,西部地區到2020年要實現綜合經濟實力上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一個大臺階、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個大臺階。
其中包括:區域經濟增速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雙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新增鐵路營業里程1.5萬公里,森林覆蓋率力爭達到19%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下降15%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西部節能形勢嚴峻,這種狀況短期內很難改變,但是并不是沒有辦法。”林伯強說。他將我國的東、中、西部的發展比喻為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系。“東部地區將一些重污染、高耗能的產業轉移到西部地區發展,必然會造成西部的污染加重,西部目前是一個加速污染的過程。但是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不同的是,無論是東部還是西部,我們都是一個國家的事,必須進行統籌治理。”林伯強說。
他建議,一是讓西部城市在資源開發中得到更多好處,從而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環境治理;二是切實提高百姓收入,讓他們有能力用上更加清潔的能源。
經濟穩增長靠什么
“上半年重工業增長9.6%,增幅比輕工業高出1.2個百分點,這表明長期以來對重工業的過度依賴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有所加重。”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
專家們分析指出,當前經濟增長依然過多依賴投資,節能減排壓力較大,轉型升級顯得非常迫切和關鍵。“必須要下決心調整結構,現在的穩增長關鍵在于‘怎么穩’,如果是‘不恰當的穩’,會使矛盾后移。”潘建成強調,“當前工業增長對重工業過度依賴有所加重,表明粗放增長模式的發展慣性巨大、結構調整任務艱巨。”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升級步伐、淘汰落后過剩是亟待破解的難題。
潘建成說,當前必須要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對投資要極其慎重,必須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經濟轉型,才能真正實現節能目標。(光明日報記者馮 蕾 通訊員 王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