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山之石
??? 美國:
??? 對于如何提供公共服務,美國行政改革理論中主要有四種觀點:(1)“精英階層”為了公共利益而推動的旨在提高公共機構組織績效的改革;(2)“效率專家”以企業為榜樣,力圖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回報而推動的改革;(3)“企業家”為了將公共管理者從官僚文牘主義中解放出來,能夠像企業經理那樣在公開市場上競爭而推動的改革;(4)“平等主義者”將公民參與看作是實現民主治理和良善社會的最佳手段,他們也推動了以此為目標的改革。
北歐國家:
把公平作為首要價值理念,強調以政府為主體,實行對全民的普遍保障。該體系強調“全民普及、公平公正”的原則,比如北歐國家對社會成員進行全面的、高水平的保障,不過也帶有了濃厚的均等化色彩和背負了沉重的社會福利包袱。
韓國:
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政府重點抓基本收入、基本醫療、基本教育和基本居住方面的保障,在這四個領域,全民皆享有,沒有城鄉差別,國民安居樂業有了保障。
德國:
把政府公共補貼與工作貢獻以及運用市場機制有機結合,在政府調節分配的前提下,建立起以個人自助為主,政府補助、商業保險為輔的公共服務體系。據統計,美國聯邦政府僅用于教育、社會服務、醫療衛生保健、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占聯邦政府總支出的比重就由1940年的43.7%上升到2006年的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