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 楊志勇:政府對民生的投入保持增長趨勢,顯示了政府職能在不斷轉變
????“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已達國內生產總值4%,這是可喜的巨大進步。”“從今年的預算支出結構看,政府對民生的投入保持增長趨勢,也顯示了政府職能在不斷轉變。”“從預算來看,2013年民生采購總量也將隨之增長。”楊志勇分析說,接下來,良種補貼、農家書屋、保障房、市政工程、社區服務、文化下鄉、中小學免費課本、校園安全加固、基本藥物、養老服務、弱勢群體救濟扶持等民生領域,將繼續成為政府民生采購的重點。“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這意味著政府的全部收支都要納入監管視野,不光是公共預算,還包括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預算等三本預算。”
????財政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戴柏華:預算是國家的“賬本”,要“把錢用在刀刃上”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在全國范圍內試編3年后,今年預算報告就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作了簡要說明,附表中增加了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算表、支出預算表和結余預算表3張表。目前,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編制范圍包括社會保險法明確的所有9項社會保險基金,同時初步形成了從編制、審核到報送等各個環節相互銜接的工作機制。“下一步,財政部將著力推進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提高基金預算編制的準確性;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強化基金預算監督。”
![]() |
????中國經濟時報副總編輯 車海剛:“提低、擴中、控高”,是黨的十六大即已確定的收入分配改革思路。就三者的關系而言,“提低”是基礎,“擴中”是關鍵,“控高”是難點。
???? “提低”,即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這是合理調整分配關系、縮小收入差距的基本著眼點與突破口,對此具有廣泛的社會共識,實現的阻力較小;“擴中”,即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形成相對穩定的“橄欖型”分配結構,這不觸及其他群體利益,因此也無多大異議;“控高”,即調節和控制一些壟斷行業及特殊群體的過高甚至畸高收入,由于這部分人已形成既得利益群體,且掌握有一定話語權和較多社會資源,是推進改革的最大阻礙,這也正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歷經十年坎坷的根本原因,預計未來還會成為改革實施過程中的掣肘因素。